top of page

2017香港行腳參訪團

閱 讀 城 市

作者 趙啟峰

垂直

首見香港,立即體會到香港在地狹人稠下所做的妥協——垂直發展,除了有許多被戲稱為屏風樓的住宅大廈,街道的D/H值亦十分地小,使道路的封閉性極高,除了壓迫感,還有一種另類的安全感,如有一道城牆阻隔一切的危險。而在連矮房都有七層樓高的環境下,赫然發現一件事,香港的鷹架近九成是竹搭,同時路上有不少零星的老舊建物正在翻修外牆。
在這樣的城市環境中,居民因私人生活空間的不足而向外延伸如曬衣、冷氣機、甚至為了增加曝光率而突出至路中央的招牌,加上華人不拘小節的民族性,使得沿街立面豐富凌亂而有層次,而這樣的城市生態,使得許多帶有些許反烏托邦色彩的近未來cyber punk風格作品以此作為藍圖想像或是取景。

垂直發展的多層次沿街立面及竹搭鷹架

Ghost in the shell和Pacific rim等電影以香港為背景

​(資料來源:google.com)

設計

在香港歷史博物館中,導覽員介紹時提到,場館在一開始解析香港地質的區域設計得特別狹窄蜿蜒且陰暗,為的就是讓參觀的人在進到下一區挑高三層樓的森林展區時能體會到壯闊。這樣的欲揚先抑是大家所熟知的道理,對比也是再基本不過的事,而我們在生活中卻缺少敏銳地去發現它。同時也讓我聯想到建築模式語言中的聖地模式則是反過來運用,在一個一個的房間中穿梭並使得空間越趨狹小,進而營造出神聖且私密的莊嚴感;在台灣的廟宇也是運用相同道理,但礙於廟宇通常為半開放式的建築,穿梭感則是用一暗一明來塑造。而這些在建築空間內的安排與巧思,放到城市尺度下又可以如何運用呢?我想這是未來可以仔細思考及學習的一個切入點。

居住

在人口密度極高的香港,居住是一個重大的議題,我們先後參觀了牛頭角的四十層樓新建公屋聚落及位於堅尼地城的違法隔間租屋。在台灣,建商經常打著一層一戶的廣告,或是百坪起跳的案件;同一時間的香港豪宅,卻可能只有不到十坪的大小,深刻體會到香港居住空間的窘迫。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少的空間生活?在日本,同樣地,人口密度極高,但隨之發展而來的小宅卻沒有因此失去了生活的尊嚴,因應小宅的誕生與其建造需求衍生而來的小型住宅建築設計也餵飽了許多建築師,建築師們同時也在思考怎樣的設計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能夠更有效率、更舒適。相較於日本的台灣,普遍看來可能是由於人口密度壓力其實沒有那麼大,出現許多浪費空間且效益較低的居住模式。回到香港,居住似乎被剝奪了生活的態度,只剩下生存的目的,就算是居住條件較佳的公屋,也不難發現超住的現象,而通常台灣只會在宿舍或是青年旅舍出現的雙層床鋪,在香港可以說是每戶必備家具。如果人均居住空間有個建議定值,那我想香港應該是低於那條警戒線,使得生活崩盤,只剩下妥協後的生存。弔詭的是,如此不舒適的城市居住環境,每年的社會增加率依舊是正值,讓人不禁納悶,香港的薪資吸引力以及工作條件真的有辦法超越這樣的居住環境帶來的推力?

牛頭角下的新建公屋社區

月租兩千港幣的違法隔間惡劣居住條件

行人

參訪後我們搭著叮叮車一路往東,沿途欣賞港島的街景。有人說現代的城市是為了車而設計的,人被關在了建築的牢籠中。我想香港呈現的並不完全是這樣,在叮叮車上不難觀察到有許多人行天橋橫跨馬路,串聯著不同街區的建築物,而在馬路上,在比較熱鬧且車速較慢的商業區,可以看到不少行人穿梭,人行道也多有鐵護欄。

人行天橋

除了港島,在我們下榻的九龍地區,除了主要幹道,其他支道的汽車十分稀少,除了是因為自有車比率不高之外,另一個特別的交通設計為單行道,使得行人需要注意的來車方向減少,也減低塞車的發生。比起在台南,雖然香港的車速普遍較快,但在香港的路上行走卻安心許多,也沒有橫衝直撞的機車會突然冒出來。

再生

保存與開發通常是個無法完全兼顧的天秤兩端。在市區重建局,他們介紹了自己的組織特殊性,立於一個居中協調者的角色,同時為政府方也為資方,期待能兼顧兩方的利益達到平衡的城市規劃。在嘉咸街的重新開發案裡可以看到市區重建局保存了數棟街屋,但目前卻沒有其在利用的方案,現場勘查下發現老舊的街屋與周遭格格不入,也看不出其重要意義及利用狀況,只是閒置且破敗。到底怎樣的歷史需要保存?又該由誰認定?保存了然後呢?看到維多利亞港的碼頭保存案,當局將碼頭建檔,在填海時拆遷,填海完畢後在新的海岸線上重新架設,保存了原先的設計並持續使用。再看到另一個案例,香港水警總部1881,為了活化古蹟以達到再生,與商場合作再開發,但卻被人說開發過度,流失了古蹟原有的風華及氛圍。我想,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歷史都要被保存,如此一來整個世界就會在那層層堆疊的歷史中停擺埋沒,不再有創新及未來。老實說,我並不認同有些歷史保存的作法及理由,過去在這片土地上發生什麼只能成為我們將來如何進步的一個方向,而不是限制且永遠緬懷,像是市場,在生活型態的及空間分布的改變下,總會有消失或遷移。或許這樣說十分市儈,我不是很贊同嘉咸街市的勉強保存,耗費巨大的時間金錢只為了保留其在將來新商辦高樓下所帶來的格格不入,並且有可能無法保存成功,對此我覺得相當不值。

再開發與保存兩難的香港水警總部1881

再開發與保存這個議題是我們這個世代規劃者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將來沒有太多地可以做為純開發使用,而再開發一定會碰上保存問題。希冀將來在系上的學習能夠進一步找尋並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信念。

氣候

幾天下來,發現香港人十分匆促且隨意而不拘小節,我想這是熱帶氣候所養成的民族性,天氣的悶熱使的人容易煩躁,講話也因此比較大聲而有尾音,而且香港人的匆促似乎是想盡快了事的匆促而不是因為時間不夠。我想這也是由於天氣悶熱的緣故。同時也令人聯想到曾有人提過發達的文明通常在中緯度的理論,由於溫帶氣候最適合居住而使得生活在那裡的人較容易發展文化及科學。

窗口

這天,參觀了香港很特別的一座博物館——香港展城館,為規劃署創立,旨在宣導香港的城市規劃。台灣似乎沒有這樣的一個窗口,可以向大眾宣導及交流,台灣的民眾經常對政府抱持著不信任的態度,而政府也沒有一個明確地被監督,我想這不只是在城市規畫面的問題。期待將來台灣能夠有個虛擬也好實體也好的交流宣導平台。

展城館裡令人大開眼界結合多媒體的模型

環境

下午的自由時間我們前往香港的離島——南ㄚ島,小島是類似度假勝地的地方,有著許多西方人,酒吧、海產店,住宅皆為三層樓的別墅,這些別墅又稱為丁屋,為英治時期給予原住民的特權政策,沿用至今。由於地權混亂,可以看出島上的道路系統雜亂無章且雜草叢生,河道也髒亂不堪散發惡臭,我想這就是台灣做得比較好的地方了,雖然台灣這幾年提倡的環保趨勢免不了有著商業炒作的成分,但也使得我們更愛護環境,珍惜自然資源。

島上的南歐雜貨店

由於過去的建設往往沒有考慮到環境因子,如南ㄚ島的環境,或是像是在香港期間抬頭往上看,不難發現雲飄得很快,風其實很大,但在街上卻完全感受不到風。於是香港在這些年也開始注重環境,新建的大樓不再像過去那樣完全阻擋了風,而是預留了風洞,並同時兼具防火層的功能。

政策

過去英國殖民者為了彌補原先的香港居住者,訂下丁屋的政策,凡年滿十八歲的男子皆可在新界領取一塊地見三層民房,並可世襲,使得許多地方誕生大地主,不愁吃穿也不事生產,卻過著優渥的生活。此政策在香港用地匱乏的今日顯得格外諷刺,而當局卻也不太敢大刀闊斧地處理。同樣的議題轉到台灣,現在吵得沸沸揚揚的年金改革以及轉型正義等政策亦是如此。

名牌

在香港理工大學裡,有著已故建築師札哈哈蒂的作品——創新樓,儘管創造了許多話題也確實十分地吸引目光,但連理工大學的教授也覺得沒那麼實用,而且造價十分地昂貴。這個世界各地都在搶目光的時代,名建築師的作品有如名牌產品,但一座城市到底需要多少地標呢?需要多少鶴立雞群的建築物但又不會淪為雜亂無章各自表現的杜拜實驗場,我想這也是未來可以思考且研究的一個方向。

上個世紀的香港地標——中銀大廈,也是我對香港的第一個憧憬。

2018年3月 暑期工作坊

bottom of page